杨兴柱-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

 杨兴柱-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
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凯发k8一触即发
教师简介
杨兴柱
 作者:李小文 编辑:李小文  预审:陈健  发布日期:2017年06月24日 浏览次数:

姓 名

杨兴柱

性 别

出生年月

1976

职 称

教授

职 务

副院长

最终学历

博士研究生

学 位

博士学位

电 话

0553-5910733

e-mail

yxzlv@163.com

近影

 

 

一、个人简历:

杨兴柱(1976—),男,安徽六安人,博士,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地理与旅游学院副院长,旅游管理专业硕士(mta)负责人。入选皖江学者特聘教授、首批国家旅游业青年专家培养计划、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安徽师范大学首批文津学者(a类)。担任中国管理科学学会旅游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旅游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学术期刊《中国名城》青年编委会委员,安徽省旅游智库专家委员会委员,安徽省a级景区度假区等级评定专家。人文地理学方向博士生导师;人文地理学专业、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旅游管理专业硕士(mta)研究生导师。

长期从事旅游地理与旅游规划、旅游目的地管理教学与研究、旅游规划及城乡规划实践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部级项目3项,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4项,主持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研究1项,主持与参加旅游规划及城乡规划项目70余项。已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ssci)、《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sci)、《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经济地理》、《旅游学刊》、《人文地理》等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

二、工作与学业经历:

1995.9-1999.7安徽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学习,获经济学学士学位;

2002.9-2005.7安徽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学习,获管理学硕士学位;

2005.9-2008.7南京大学 旅游地理与旅游规划专业学习,获理学博士学位;

20087月至今在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任教;

2010年晋升副教授;

2014年破格晋升教授。

2014.12014.12挂职安徽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市场处处长助理;

2016.62016.8 美国肯特州立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三、主要研究领域:

旅游地理与旅游规划、旅游目的地管理、人居环境科学、区域发展与城乡规划等。

四、主讲核心课程:

旅游目的地管理、旅游规划理论与实践、城市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等。

五、代表性科研项目:

1、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重点生态功能区旅游地人居空间多功能转型:特征、机制与调控》(41971175)

2、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旅游地聚居空间演化过程、驱动机制及其社会效应研究》(41471130)

3、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城市内部旅游流空间过程与机制研究》(41101154)

4、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都市圈旅游发展的过程、格局和机制研究》子课题研究(41230631)

5、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乡村旅游地人居环境可持续性评价与管理模式研究——以皖南乡村旅游地为例》(10yjc630339)

6、主持国家旅游局委托研究课题《都市圈旅游小城镇发展研究》(tyetp201314)

7、主持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安徽省现代服务业地区差异与集聚发展研究》(ahskf09-10d40)

8、主持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战略机遇期皖江城市带旅游发展策略研究》(2010sk118)

9、主持安徽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旅游发展背景下的乡村人居环境评价研究》(2009年)

10、主持省级质量工程项目《酒店管理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016年)

11、参加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中国城市化过程、格局与机理研究》(40435013)

12、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生态正义的自然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共生演进模式与机理研究》(42171239)

13、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贫困山区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测度与作用机制研究》(41671136)

14、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南水乡古镇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的空间分异与作用机制》(41071099)

15、参加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村庄景区化的空间重构特征、机制与路径研究》(19yjczh060)

16、参加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安徽旅游产业融合的机制与路径研究》(ahsk11-12d126)

17、主持和参加《六安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2021年)、《芜湖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2021年)、《南陵烟墩靄里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2021年)、《芜湖市工业遗存调研报告》(2021年)、《池州市祁门红茶工业遗产价值评估与保护利用报告》(2020年)、《加快长三角旅游产品一体化建设分报告》(2020年)、《安徽大运河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划》(2020年)、《安徽省贯彻全国红色旅游规划评估报告》(2020年)、《泾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19年)、《马仁奇峰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2018年)、《圣泉特色小镇旅游策划》(2018年)、《宿松小孤山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17年)、《安徽省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年)、《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旅游总体规划》(2016年)、《皖北文化生态旅游区旅游发展规划》(2016年)、《大别山旅游扶贫快速通道(国家风景道)游客服务设施规划》(2015年)、《寿县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5年)、《金安区九十里山水画廊概念性规划》(2015年)、《肥西县旅游总体规划》(2014年)、《刘铭传故居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概念性规划》(2014年)、《刘铭传故居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核心区总体规划》(2014年)、《泾县千年古宣文化园概念规划》(2013年)、《泾县黄道冲庄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3年)、《泾县少华山庄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2年)、《芜湖怡龙生态园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2年)、《芜湖跨江发展的政治经济学分析》(2011年)、《郎溪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1年)、《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旅游发展规划》(2010年)、《芜湖市第三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纲要》(2009年)、《黄河三角洲城镇体系规划》(2008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发展布局规划》(2006年)、《辽宁盘锦船舶修造产业园发展战略规划》(2007年)、《常州市先进制造业空间布局规划研究》(2006年)、《盐城市沿海开发战略规划》(2006)、《延边自治州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4年)、《中山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2年)、《合肥市包河区旅游总体规划》(2003年)、《淮南市旅游总体规划》(2003年)等多项地方政府委托项目。

六、代表性科研成果:

1yang xingzhu, zha yanyan,etc al.an evolutionary economic geography perspective on types of operation developmentin west lake, china.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sci),2017,1.

2xingzhu yang,qun wang.exploratory space-time analysis of inbound tourism flows to china citi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ssci),2014,4.

3杨兴柱,余海燕等.乡村旅游地利益主体多功能空间认知的冲突与协调机制—以黄山风景区山岔村为例[j].地理学报,2023,6.

4、杨兴柱,孙井东等.千岛湖旅游地聚居空间特征及其社会效应[j].地理学报,2018,2.

5、杨兴柱,王群.皖南旅游区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及影响分析[j].地理学报,2013,6.

6、杨兴柱,顾朝林.南京旅游流网络结构构建[j].地理学报,2007,6.

7、杨兴柱,陆林.农户参与旅游决策行为结构模型及运用[j].地理学报,2005,6.

8、杨兴柱,杨周等.世界遗产地乡村聚落功能转型与空间重构以汤口、寨西和山岔为例[j].地理研究,2020,10.

9、杨兴柱,朱跃等.黄山土地出让区位选择空间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j].地理研究,2019,6.

10、杨兴柱,顾朝林.旅游流驱动力系统分析[j].地理研究,2011,1.

11、朱跃,杨兴柱(通讯作者)等.主体功能视角下皖南旅游区乡村多功能演化特征与影响机制[j].地理科学,2021,5.

12、杨兴柱,顾朝林.南京市内部旅游客流空间测度与模拟[j].地理科学,2011,7.

13杨兴柱,苏云清等.场域理论视角下城市文化空间旅游化的特征与机制—以合柴1972工业记忆小镇为例[j].旅游学刊,2024,7.

14、杨兴柱,查艳艳等.旅游地聚居空间演化过程、驱动机制和社会效应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2016,8.

15、杨兴柱.基于城乡统筹的乡村旅游地人居环境建设[j].旅游学刊,2011,1.

16、杨兴柱,陆林.全球-地方联结下的旅游地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2007,1.

17、杨兴柱,陆林.我国城乡旅游地居民参与旅游规划与发展研究[j].旅游学刊,2006,4.

18、胡姗,杨兴柱(通讯作者)等.国内外共享住宿研究述评[j].旅游科学,2020,2.

19、杨兴柱,吴静.南京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历时性比较[j].旅游科学,2015,4.

20、杨兴柱,吴瀚等.旅游地多元主体参与治理过程、机制与模式以千岛湖为例[j].经济地理,2022,1.

21、杨兴柱,蒋锴等.南京市游客路径轨迹空间特征研究[j].经济地理,2014,1.

22、杨兴柱,顾朝林.城市旅游客流空间体系研究[j].经济地理,2011,5.

23、吴静,杨兴柱(通讯作者)等.基于新地理信息技术的南京游客流动性空间特征研究[j].人文地理,2015,2.

24、杨兴柱,陆林.旅游规划公众参与的核心内容初步研究[j].人文地理,2006,4.

25、杨兴柱,陆林.大型节事旅游基本特征及发展对策研究[j].人文地理,2005,2.

26冯婧,杨兴柱(通讯作者).皖南山区旅游效率与生态福利绩效耦合协调时空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j].山地学报,2022,4.

27、杨周,杨兴柱(通讯作者)等.山地旅游小镇功能转型与重构的时空特征研究以黄山风景区汤口镇为例[j].山地学报,2020,1.

28、杨兴柱,陆林.城市旅游地居民感知及影响因素系统分析[j].城市问题,2005,2.

29杨兴柱,殷程强.旅游地人居空间多功能研究进展与展望[j].热带地理,2022,5.

30、方健,杨兴柱等.黄山市乡村聚落空间格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热带地理,2017,2.

31杨兴柱,周玲,胡姗.旅游地共享住宿多元空间网络关系理论构建[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3,5.

32、余海燕,杨兴柱(通讯作者)等.皖南地区县域人口收缩与增长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2.

33、杨兴柱,王群.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服务业集聚特征及成因[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2.

34、方健,杨兴柱等.黄山市乡村聚落网络结构特征[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

35、杨兴柱,陆林.我国旅游高等教育规模区域差异性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4.

36、杨兴柱,陆林.旅游高等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途径研究[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3,8

37、杨兴柱.旅游规划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探索[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38、杨兴柱.创新示范区旅游市场推广模式.安徽日报,2014,6(03).

39、《推进长三角旅游市场和服务一体化建设》报告得到采纳,并获省部级领导批示.

40、《安徽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及专项规划》.中国旅游出版社,2018年出版.

41、参编《黄河三角洲发展规划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

42、参译《城市化》.科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

43、参译《比较城市化》.商务印书馆,2008年出版.

44、参编《中国城市化格局、过程及机理研究》.科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

45、参编《旅游规划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出版.

七、获奖情况:

12022年,安徽省社会科学奖三等奖,排名第三;

2、2021年,文化和旅游优秀研究成果学术论文类二等奖, 排名第一;

32021年,文化和旅游优秀研究成果研究报告类一等奖, 排名第三;

42020年,文化和旅游优秀研究成果学术论文类二等奖, 排名第一;

52019年,文化和旅游部优秀研究成果学术论文类三等奖,排名第三;

62017年,第二届全国优秀地理图书奖学术著作奖(中国地理学会),排名第三;

72017年,入选《领跑者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82015年,国家旅游局优秀研究成果奖学术论文类二等奖,排名第一;

92014年,《旅游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理论与实践》,安徽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3cgj028-2);

102008年,中国地理学会陈传康优秀旅游地理学术论文奖(中国地理学会)。


网站地图